足球普及到小学为啥受阻?

作者:沪生泉文章来源:极速体育吧发布日期:2020-03-02 13:02:19

中国大牌俱乐部的主力大大都是外援,而各地青训所培养出来的国产球员只能当个配角。

中国国足的主力除了归化的,就是各地青训所培养出来的国产球员。然而,他们总是背咸鸭蛋回来的人。

根宝自认是足球教父,且也在青训行当中赚了不少。但是,他的弟子也就如此。

过去,足球市场是这么经营的:青训把球员买给中国足球俱乐部;然而,再有俱乐部把这些球员买来卖去,最后,把比较好的球员卖到海外的中资俱乐部。比如:武磊就是这样去西班牙人队的,当然,他跳过了在国内俱乐部买来卖去的过程。

我以为:这套经营模式非常不好。为啥呢?简析如下:

1,因为供不应求的假象,所以,青训老板就敢滥竽充数的现象

比如:某地区三支俱乐部,且只有一个垄断足球青训的老板。

哪个俱乐部敢过于精挑而得罪青训老板,相反,青训老板则能漫天要价,即使肌肉质量不合格的学员,也能买个好价格。

2,哪个俱乐部肯吃亏?

俱乐部从青训老板那儿买进蹩脚球员后,当然,不肯吃亏。于是,设法包装一下再卖给其他俱乐部。

于是,这帮蹩脚球员就在各俱乐部混,而且,还会增值。

3,这些蹩脚球员在俱乐部赚钱了,怎么肯退出?于是,真正一门心思踢球的球员怎么能入门?

于是,国足怎么挑,也只能这帮蹩脚球员了。

那么,怎么改变这现状呢?

1,把足球运动普及到中小学去。(参见短文《足球普及到小学为啥受阻?》)

2,青训老板把毕业学员无偿提供到欧洲的中资俱乐部进行测试三年、或五年。

3,欧洲的中资足球俱乐部按质留用这些学员,并按质付款于青训老板。

4,中国俱乐部只能NBA录像买入被欧洲的中资足球俱乐部按质留用这些学员。

5,国内俱乐部也能测试青训学员,但是,必须是异地进行。

比如:根宝基地的学员只能被沪以外城市的足球俱乐部测试,

标签:

分享按钮